本科生教育

当前位置: 首页>>本科生教育>>管理制度>>正文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双学位培养方案

时间:2015-03-19 作者:  点击:[]

    

 一、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创新能力、国际视野和务实作风,掌握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潜能的工程技术人才。学生毕业后能在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及相关领域和行政部门从事生产技术、科技开发、产品设计或管理等工作。

二、培养规格要求

学生通过学习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接受科学实验与科学思维的训练,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1、知识结构:

掌握数学、物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掌握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

熟悉国家电子信息产业政策及国内外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

了解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以及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状况;

掌握现代电子器件技术。

2、能力结构:

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具备较高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具备较强的外语应用能力;

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

具有一定的技术设计和适应新技术发展的能力,具有从事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开发和管理的能力;

具备运用已有知识来学习挖掘新知识,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活动中去和运用科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善于自我设计、自我推销,协调和处理人际关系,能够及时掌握人才市场需求的信息,具有自主择业的能力。

3、素质结构:

具有正确的政治思想及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艰苦奋斗、团结协作的精神和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

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养;

具有浓厚的专业兴趣和明确的专业理想以及专业科学思维。

三、时间安排

大二下学期至大四下学期

四、课程设置及教学安排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双学位教学计划表

课程类别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学时类型

考核方式

开课学期

周学时

备注

讲授

实验

学科基础

电路分析

5.0

96

72

24

4

4

学科基础

模拟电路

5.0

96

72

24

4

4

学科基础

数字电路

5.0

96

72

24

5

4

专业主干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3.5

67

51

16

4

3

专业主干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3.5

67

51

16

6

3

专业主干

数据结构

3.5

67

51

16

4

3

专业主干

信号与系统

4.0

68

68

5

4

专业主干

电子测量与仪器

2.0

36

36

7

3

专业主干

集成电路原理与应用

2.0

36

36

6

2

专业主干

EDA技术

2.5

50

34

16

6

2

专业主干

电子电路CAD

2.5

50

34

16

6

2

专业选修

高频电子线路

3.5

70

54

16

5

3

专业选修

数字信号处理

3.0

54

54

4

3

专业选修

单片机原理

2.5

52

36

16

7

2

专业选修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2.0

52

36

16

7

2

专业选修

DSP原理及应用

2.5

52

36

16

7

2

52.0

889

745

144

五、其他说明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为辅修专业和双学位的学生补充专业选修课和专业主干课的有关基础知识,以保证教学质量。

关闭